
我的车,领养她的时候,因为年纪太大,被我称作七十岁的太婆 。
几个月前刚作完美体美容,具有了年轻漂亮的体态,
但是说实话,我不清楚她的体格是否象她的外表一样健美有力。
这是一次强有力的体检 。
三赴灾区,千斤以上的负重,一千多公里的连续奔波,山路,碎石。
她没显出一丝疲态,更没有象我担心的那样不争气的抛锚在路上。
……
粗话表扬就先免了,谁叫我先把她定位为女性了呢
这样说吧:好样的,我的太婆!
经过几次采购,附近的几个商场货物已经短缺,还好,能够凑齐一车 。
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空间
收购大锅
当我把所要的大锅收齐后回来取货,锅已清洗好。
老板对我说,她从来没有给任何一个人清洗过。
因为考虑到我是送到灾区,没时间一个一个清洗,就帮我洗了 。
在此感谢这两位妇女 。
这是第一批锅,收购回来稍作清洗,准备装车 。
满载,能看得出来车尾已严重下沉 。
路上颠簸,轮眉已经几度刮胎,还好,我的健美太婆挺住了。
同行的朋友跟我说,这车厢后面就相当于搭了十个身材标准的小妹 。
呵呵,从重量来说比喻还算贴切 。
前两次都不想贴这张纸,后来发现有了这张纸路上通行要方便得多。
看来想低调行事还是有局限性啊 。
在路上
分发物资到灾民手中
车行到各个村队分发
人多的地方多放下些
需要煮大锅饭,缺锅的地方就拿锅吧,这可是个及时的东西 。
回到绵竹,放下剩下的粮食,看到上次拿来的锅已经在用,心里面很是宽慰 。
每次回来,都会送一些搭车的人,
有高三的学生,在空地帐篷里准备高考的,回家去看看家人。
这是一对父子,同样是回到县城里看望家人 。
男的是志愿者,女的是护士,他们从一个救助中心上车,
都是绵竹当地人。男的告诉我,女的是他的女朋友。回去看看各自家里的情况。
以为我是记者,不太愿意面对我的镜头,所以照成了这样。
不过没关系,我本来也没有想刻意想照出这些人的光辉形象,只是一个记录。
他们上车就哽咽了。他们为他们自己而哭。
他告诉我们,三四天了,全靠他们自救,满河漂的遇难者让人发麻。
每天只配一瓶水和五片饼干,没有休息,更没有洗澡,满身的尸水……
之前他们试图搭过别人的车,但是那人要收费,而且比平常还贵。
他们没有埋怨那人的话,只是对我说,到现在,他们身上哪里还有钱……
本来不想把上面这两句话写出来,显得与整个基调太不相符。
但,我想,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要哭的原因!
……
护士叮嘱我,回去一定要给车子消毒
下车了,这对情侣各走各的方向……我无语甚至哽咽。
这是送得最远的一位,重庆某部队在此执行救灾任务。是一位副连长。
上面紧急指示让他回营地带小分队及设备赴汶川。
由于没有专车回营地,只能在路上拦车。从绵竹郊外上车,告诉我们他去德阳。
在路上得知我们回成都,就问我们能否送他到成都。
当然行,只是我们问他你的营地到底在哪儿,他说是在崇州。
那就送到崇州。
他直说不用了不用了。我们不再接他的话。
送到崇州天已经黑了。白头镇,我们有幸见到并进入了亚洲第二大的营圈。
战士下车,对我们将要驶回的车行了三次军礼,直到我们开出他的视线。
……
怎么说呢,我在想,如果他只搭车到德阳的话,回到营地可能都半夜了。
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,在这场灾难发生后,经历了太多的悲伤和太多的感动。
总想做些什么。献血、捐款、捐物、做志愿者。
我也不知道我能够做些什么。
我准备了手套,口罩赴都江堰,以我壮劳力的体格,准备去刨埋在废墟里的人,但是被拦在了远处。
我又想去献血吧,很快就被告知,血库已经满了。
我真是不知所措。
北京的朋友打来电话,他跟我有相同的感觉,他说他难受,真得难受。
但是又感动,确确实实的感动。
他给我打来了一些钱,让我无论如何再帮他买些东西送到灾区人的手中。
三赴灾区,我仍然不知道我做了些什么。
开车胡乱地跑了些地方,胡乱地装上和卸下了一些东西。
能够明确的是,我的朋友,我、和我的车曾经经历了这场灾难。
或许时间最终会冲淡一切,
但车上曾经搭载的悲伤和感动让我在此铭记。
2008年5月19日
|